不知疲倦!北理工“机器勇士”战斗在武汉等抗疫一线!

 

 

  近日,一款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联合孵化企业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火线驰援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江西鹰潭市人民医院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协助完成具有高感染风险性的医护工作,极大降低了医院交叉感染风险和紧缺医疗物资的损耗。这些移动自如的“机器勇士”受到医护人员的喜爱,拥有了“小逸”“小勇士”“平平”“安安”等温馨的名字。

 

 

  据北京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定位导航技术学科带头人、赛特CTO、自动化学院2013届博士校友赖志林研究员介绍,目前已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智能机器人被捐赠部署到定点医院。疫情隔离病房智能配送机器人集成现阶段全国最强的无人驾驶技术,有非常强悍的记忆力,可以自主识别读取地图,自主识别读取工作环境,建立信息库,自主规划路径,去到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完成物资的点对点配送。比如从药房将药品送到护士站,只需将药品放入机器人的“肚子”,告诉它去哪里即可。在输送过程中,无需人员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起到较好的隔离保护作用。

  机器人的应用在成本节省以及预防交叉感染方面也卓有成效。由于该款机器人内部有自动消毒净化功能,外壳材质也是用抗腐蚀的医疗材料制成,只需用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十几秒即可完成消毒,让医护人员工作更安全、更高效。

  据带队前往抗疫一线进行机器人部署的赛特智能算法主管杨晓东校友介绍到,部署好的智能机器人通过控制中心智能调度即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该款智能配送机器人负责物资点对点配送工作,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减轻负担,同时降低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根据实际运行效果测算,每台机器人可替代三名配送员的工作量。以往,医护人员给患者送药送饭需要来回走200米的距离,现在全由机器人代步,医护人员的双腿得到了“解放”,工作强度得以减轻,从而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疗中,大家纷纷为“机器勇士”点赞。

  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的支持下,赖志林团队着力建设和扩大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购置研发和生产设备,加快推进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项目成果产业化。